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宋代]:苏轼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雲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忽聞道人歸,鳥語山容開。神光出寶髻,法雨洗浮埃。
想見南北山,花發前後台。寄聲問道人,借禅以為诙。
何所聞而去,何所見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宋代:
陆文圭
当年彬父遗词臣,列戟傍观色怒嗔。
过水曾无归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當年彬父遺詞臣,列戟傍觀色怒嗔。
過水曾無歸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
罗元贞
珍重秋粮下赐难,只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却合养儿诀,最好三分饥与寒。
珍重秋糧下賜難,隻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
李商叟
百年能几见英豪,主圣臣贤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当国大勋劳。
百年能幾見英豪,主聖臣賢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當國大勳勞。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