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
词语解释
夏历[ xià lì ]
⒈ 见“农历”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相传创始于 夏 代,因而得名。又称阴历、农历、旧历。实际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寅月为岁首,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以十二或十三月为一年。月分大尽小尽,大尽每月三十天,小尽每月二十九天。其置闰法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
引《后汉书·律历志中》:“永元 十四年,待詔太史 霍融 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 夏 历密。’”
《宋书·律历志下》:“夏历七曜西行,特违众法, 刘向 以为后人所造,此可疑之据二也。”
国语辞典
夏历[ xià lì ]
⒈ 传统三正历法系统之一。为夏代授时的历法。以建寅三月为岁首,正月是孟春,四月是孟夏,七月是孟秋,十月是孟冬,平均分配四季。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平分成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以便于农事。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三五四天或三五五天,少于一个太阳年的实际天数(三六五点二四二一九九〇七天),因此就有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的置闰办法,使历来的平均长度相当于一个太阳年。这种混合太阳历、太阴历与干支纪日法而成的夏历,既符合天文节气,又方便农业社会农耕所需。汉武帝太初历亦以之为依据,后代多沿用。
最近近义词查询:
忽略的近义词(hū lüè)
早年的近义词(zǎo nián)
已经的近义词(yǐ jīng)
不平的近义词(bù píng)
指教的近义词(zhǐ jiào)
后来的近义词(hòu lái)
同情的近义词(tóng qíng)
门户的近义词(mén hù)
好看的近义词(hǎo kàn)
收拾的近义词(shōu shí)
欣欣向荣的近义词(xīn xīn xiàng róng)
如同的近义词(rú tóng)
干劲的近义词(gàn jìn)
激战的近义词(jī zhàn)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干系的近义词(gān xì)
华夏的近义词(huá xià)
娘舅的近义词(niáng jiù)
遭遇的近义词(zāo yù)
黎民的近义词(lí mín)
多多益善的近义词(duō duō yì shàn)
昏暗的近义词(hūn àn)
源源不断的近义词(yuán yuán bù duàn)
不利的近义词(bù lì)
或许的近义词(huò xǔ)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