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
词语解释
恻隐[ cè yǐn ]
⒈ 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英compassion; pity;
引证解释
⒈ 同情,怜悯。
引《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我心多惻隐,顾此两伤悲。”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既放其生而又追戮之,是心无惻隐也。”
朱自清 《论吃饭》:“给他们饭吃,固然也有一二成出于慈善心,就是恻隐心,但是八九成是怕他们,怕他们铤而走险。”
⒉ 悲痛。
引《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惻隐而含哀。”
王逸 注:“心常惻隐含悲而念君也。”
国语辞典
恻隐[ cè yǐn ]
⒈ 见人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之心。
引《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近怜悯
最近近义词查询:
打听的近义词(dǎ tīng)
平日的近义词(píng rì)
借口的近义词(jiè kǒu)
目生的近义词(mù shēng)
平稳的近义词(píng wěn)
取舍的近义词(qǔ shě)
合意的近义词(hé yì)
和尚的近义词(hé shàng)
无能为力的近义词(wú néng wéi lì)
精美的近义词(jīng měi)
体裁的近义词(tǐ cái)
局面的近义词(jú miàn)
提纲的近义词(tí gāng)
周围的近义词(zhōu wéi)
懊恼的近义词(ào nǎo)
盘算的近义词(pán suàn)
黎民的近义词(lí mín)
共同的近义词(gòng tóng)
频频的近义词(pín pín)
转变的近义词(zhuǎn biàn)
节拍的近义词(jié pāi)
堂堂正正的近义词(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执政的近义词(zhí zhèng)
基本的近义词(jī běn)
草稿的近义词(cǎo gǎo)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