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


拼音jì yú
注音ㄐ一ˋ ㄩˊ

繁体覬覦
词性动词

觊觎

词语解释

觊觎[ jì yú ]

⒈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后汉书·杨秉传》

covet; cast greedy eyes on; harbour aggressive designs against; long for; pretend to;

引证解释

⒈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覬覦。”
杜预 注:“下不冀望上位。”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羣凶覬覦,分裂诸夏。”
《旧唐书·崔元略传》:“时 刘栖楚 自为京兆尹,有覬覦相位之意。”
清 魏源 《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明 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覬覦强宗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国 者, 中国 人之 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

国语辞典

觊觎[ jì yú ]

⒈  希望得到不该拥有的东西。

《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分字解释


※ "觊觎"的意思解释、觊觎是什么意思由汉语成语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没有上千家,也有几百家公司在觊觎这个有销路的市场。

2.对这片丰土沃壤,沙俄觊觎已久。

3.觊觎名利、“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4.然果使印度折而入于俄,则中国与土耳其亦岂能一日高枕而卧?英之执政知俄之觊觎印度也,早已密为之防。

5.相反而言,言峰小鬼子就是觊觎之心了。

6.觊觎名利、与黄帅们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7.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8.他对于这纸婚约本来就看的很轻,对于苏家天女也没有任何的觊觎之心,因为不是心中所爱。

9.但据经合组织另外一份报告,一些工业化国家认为中国对于商品的觊觎之心将会扼杀那些为改变本国经济的生产商们的努力。

10.于是,能容纳五六万人,所处之地,源力充沛的碧云女院,进入了雷家的视野中,特别是老院长李慧珍意外死亡后,整个雷家觊觎之心愈加强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