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闷嘴葫芦闷嘴葫芦的意思
mènzuǐ

闷嘴葫芦



闷嘴葫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不爱说话的人。

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生气地对这个不会喝酒,偏要喝酒的闷嘴葫芦讲:‘你可真出息,喝醉了给娘丢脸来啦!’”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4回:“梁师爷是个闷嘴葫芦,虽然也偷偷摸摸做几句诗,却从不在人面前显耀。”


基础信息

拼音mèn zuǐ hú lú

注音ㄇㄣˋ ㄗㄨㄟˇ ㄏㄨˊ ㄌㄨˊ

繁体悶嘴葫蘆

感情闷嘴葫芦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指不爱说话的人。

近义词闷葫芦、没嘴葫芦

反义词多口阿师

英语silent pers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闷嘴葫芦的意思解释、闷嘴葫芦是什么意思由汉语成语词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杯蛇幻影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靡所底止 谓没有止境。
存而不议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德容言功 见“德言容功”。
用心良苦 费劲心血
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前脚后脚 比喻紧跟着。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
燕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文山会海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空腹高心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无影无踪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如出一辙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