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是的成语故事


比比皆是

拼音bǐ bǐ jiē shì

基本解释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暂未找到成语比比皆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比比皆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胸无大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初出茅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遏恶扬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四书五经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