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语故事


出淤泥而不染

拼音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基本解释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的典故

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出淤泥而不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震耳欲聋 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肝胆欲碎
鬼瞰其室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促膝谈心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