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簪之臣的成语故事


窃簪之臣

拼音qiè zān zhī chén

基本解释簪:簪子。比喻拥有一种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难的人。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窃簪之臣的典故

春秋时期,一次齐国军队进攻楚国,楚国有位善于偷盗的人,他连续偷走了齐军将领的枕头、发簪之类的东西。楚军将领派人一一送还齐军,齐军将领非常吃惊,害怕那偷盗的人暗中杀了自己,就带领军队撤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窃簪之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醋海翻波
空空荡荡 浩然《艳阳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说一不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处实效功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刀光剑影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昂藏七尺 明 汪廷讷《种玉记 奇术》:“天付昂藏七尺躯,寻章摘句懒攻儒。”
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