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的成语故事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基本解释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倾国倾城的典故
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后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了一首讽谕诗《李夫人》。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
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
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
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倾国倾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祸乱滔天 | 《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
乘风破浪 |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失魂丧胆 |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
太岁头上动土 |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
笃近举远 |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照葫芦画瓢 |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铁面无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
过而能改 |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表里如一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
粗制滥造 |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