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下睦的成语故事


上和下睦

拼音shàng hé xià mù

基本解释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常则是户静门清,上和下睦,立计成家,众口流传。”


暂未找到成语上和下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上和下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倒背如流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来去无踪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一钱太守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金光闪闪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自己人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苦思冥想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