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牢骚的成语故事


满腹牢骚

拼音mǎn fù láo sāo

基本解释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暂未找到成语满腹牢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满腹牢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妖不胜德 《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黄台之瓜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晕头转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投石问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