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如观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洞若观火”。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rú guān huǒ
注音ㄉㄨㄥˋ ㄖㄨˊ ㄍㄨㄢ ㄏㄨㄛˇ
繁体洞如觀火
感情洞如观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看得清楚。
近义词洞若观火
英语see something as clear as a blazing fir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谈笑风生(意思解释)
- 衣锦褧衣(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一枕黄粱(意思解释)
※ 洞如观火的意思解释、洞如观火是什么意思由汉语成语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双栖双宿 |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