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砥节奉公砥节奉公的意思
jiéfènggōng

砥节奉公



砥节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基础信息

拼音dǐ jié fèng gōng

注音ㄉ一ˇ ㄐ一ㄝˊ ㄈㄥˋ ㄍㄨㄥ

繁体砥節奉公

感情砥节奉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近义词廉洁奉公、砥节守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砥节奉公的意思解释、砥节奉公是什么意思由汉语成语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谨小慎微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失魂丧胆 形容极度恐慌。
敌众我寡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繁文缛节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千丝万缕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春光明媚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遗世绝俗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前赴后继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